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,其设计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: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: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,即支承轴颈,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,尺寸精度要求较高,通常为IT5~IT7;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,即配合轴颈,其精度稍低,常为IT6~IT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、外圆锥面、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、圆柱度.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,对于精密轴,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.
5内孔,采用精磨达到精度及粗糙度要求;外圆及其台阶面采用磨削加工;其余回转面以半精车满足加工要求;型孔在立铣上!热处理安排:因模锻件的表层有硬皮,会加速刀具磨损和钝化,为改善切削加工性,模锻后对毛坯进行退火处理,软化硬皮;零件的终处理为淬火,由于零件壁厚小,易变形,加之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,为尽量控制淬火变形,在零件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作预处理.般情况下,轴bai可以分为阶梯轴、锥度du心轴、zhi光轴、空心轴、曲轴、凸轮轴、偏dao心轴zhuan、各种丝杠等!
为增加产品的可追溯性,要求在外包装醒目处标识生产批号.供货批号应在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或检验(实验)的原始记录上注明!有害物质含量(RoHS指令)如用于RoHS指令机型,材料应符合RoHS指令要求!轴套的作用:轴套在一些转速较低,径向载荷较高且间隙要求较高的地方(如凸轮轴)用来替代滚动轴承(其实轴套也算是一种滑动轴承),材料要求硬度低且耐磨,轴套内孔经研磨刮削,能达到较高配合精度,内壁上一定要有润滑油的油槽,轴套的润滑非常重要,干磨的话,轴和轴套很快就会报废,这里推荐安装时刮削轴套内孔壁,这样可以留下许多小凹坑,增强润滑衬套和轴套是根据不同的工矿条件选用不同的型号!
主要表面分析:Φ20。5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,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准面;Φ50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.主要技术条件:Φ50外圆与Φ20!5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。03mm范围内;台阶面与Φ20.5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Φ44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mm;粗糙度Ra0.8μm;零件热处理硬度HRC50~55!零件制造工艺设计毛坯选择:根据零件材料为45钢,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,零件直径尺寸差异较大,零件壁薄、刚度低、易变形,加工精度要求较高,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面因素,在棒料与模锻间作出选择:模锻件!
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、外表面、重要轴面的同轴度、圆的径向跳动、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、端面间的平行度等。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,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!支承轴颈常为0!2~6μm,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.4~2μm。其他热处理、倒角、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!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,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.一般说,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,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!轴套是指螺旋桨轴或艉轴上的套筒!
高硫合金轴套型号
常见故障原因轴套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轴颈表面受到胀套的挤压力和复合机械力的作用,将导致其变形,直径或缩减0!1mm~0。3mm!进而导致机械胀紧配合力度达不到要求的缩紧力,轴套与主轴之间出现配合间隙,引起了轴套的磨损!修复方法由于部件价值较大,传统的修复方法较为昂贵,随着国外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的发展,一些修复快速同时花费低的维修方法受到青睐!国内亦引进了此种方法,较为成熟的有福世蓝2211F材料等!
基准分析: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20.5内孔中心安装方案:加工大端及内孔时,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装夹;粗加工小端可采用反爪夹大端,半精、精加工小端时,则应配心轴,以Φ20.5孔定位轴向夹紧工件!型孔加工时,可采用分度头安装,将主轴上抬90º,并采用直接分度法,保证3×Φ6在零件圆周上的均分位置.对大端的四个螺钉过孔则采用专用夹具安装:以大端面及Φ20!5孔作主定位基准,型孔防转,工件轴向夹紧.零件表面加工方法:Φ20!